首页

sm女王小说

时间:2025-05-26 10:23:57 作者:饮料别混喝!可能损害健康 浏览量:85347

  实习记者 王 晶

  随着夏季的到来,各类饮料再度成为消费热点。近期,“盲盒调酒挑战”这种看似新奇的饮料搭配在年轻群体中风靡——将功能性饮料、碳酸饮料、咖啡与酒类调配饮用,不少人认为这样既能保持清醒又能“嗨起来”。

  但最新医学研究揭示,这种饮用方式可能对大脑产生持久性损害,特别是对处于发育阶段青少年的脑部健康影响更为显著,且不利影响会持续到成年时期。

  饮用“混搭”饮料会产生什么不良反应?科技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医师贾平平。

  贾平平列举了三种常见但可能会引发健康问题的饮料“混搭”喝法,并解释了其中的原因。

  第一,酒类+功能性饮料。功能性饮料中含有咖啡因、牛磺酸等,酒类饮料中含有酒精,二者混合喝下去后,咖啡因与牛磺酸的兴奋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酒精的部分抑制效果,让人在短期内暂时忘记疲劳,使人产生精神饱满的错觉,不知不觉间就会摄入更多酒精,导致酒精摄入过量,对身体造成更为严重的损害。此外,贾平平表示,咖啡因和酒精中的碱性物质也会刺激胃肠道,导致胃酸分泌过多,进一步加重胃肠负担。这种刺激一旦过量,就可能导致胃食管反流,造成食管炎症。

  第二,酒类+碳酸饮料。碳酸饮料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与酒类混合摄入时,二氧化碳会刺激胃壁,加速胃排空的速度,让酒精更快进入小肠,加速酒精被吸收的过程。因此人体血液中的酒精浓度就会迅速升高,更容易喝醉。此外,这种混合喝法还容易诱发急性胃肠炎、酒精中毒或是引发慢性肠胃炎。

  第三,咖啡+功能性饮料。咖啡和功能性饮料中都含有咖啡因,会起到兴奋中枢神经的作用。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健康成人每天的咖啡因摄入量不超过400毫克,单次摄入量不超过200毫克。一旦混合饮用,人体的咖啡因摄入量就容易越过安全阈值,进而会过度刺激肾上腺分泌并扩张血管,加重心脏负担。如果饮用过量的话,还可能会诱发急性心脏病、心律失常。

  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身体的各个器官功能都没有发育成熟,因此对混合类饮料中的一些成分更加敏感,造成的伤害也可能更大。虽然成年人身体机能相对青少年更加成熟,但是过量饮用混合类饮料,也会有严重的不良影响。混合类饮料里的高糖、高咖啡因等,会使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生风险增高。此外,贾平平强调,对于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基础性疾病患者来说,混合类饮料可能会加重病情。而孕妇如果过量饮用混合类饮料,也会影响胎儿神经系统的发育。

  另外,贾平平提醒,牛磺酸具有轻微渗透性,短期内摄入过量会给消化系统造成一定负担,易引发腹泻、胃痛等症状;咖啡因过量摄入则会加重神经系统负担,导致心跳加速,还会引起失眠、头疼等状况。具有这两种成分的饮料即使不“混搭”,无节制饮用也会带来健康风险。

  一旦错喝了“混搭”饮料,该怎么办呢?贾平平建议,首先可以先观察一下自身状况。如果只是少量饮用,没有明显不适,可进一步居家观察,看看是否有更严重的不适感。如果出现口渴、头晕的轻微症状,可以自行适量补充水分,例如喝一些温开水,起到稀释浓度、促进代谢的作用。此外,在紧急情况下,也可以尝试采用催吐的方法缓解症状。若是出现特别严重的不适,比如剧烈呕吐、腹痛腹泻或呼吸困难等,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从大都市回归,这个小伙想与乡土一起成长

黄宝荣表示,浆水酸菜是我们西北地区的特色风味,但很少人相信它可以成为一种产业。我们把家庭作坊式的特色小吃做成了健康消费产业,既衍生了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也串起了当地企业、种植户和务工人员的致富链,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业,带领他们共同富裕,逐步形成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这正是新型工业化的新意所在。(央视新闻客户端)

从夹把菜刀上门到宴席全包,乡厨何以火爆农村?

本届大赛吸引了泰国教育界的广泛参与,共有来自102所学校的122名教师和志愿者报名参赛,展现了泰国中文教师队伍的活力和实力。(完)

万科,“优等生”也考砸了?

央视网消息:2024年前两个月,受新兴市场增长较快等有利因素带动,货物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展现了中国外贸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的积极态势。

安赛龙:中国的比赛场地非常好 有时间想去看大熊猫

今年3月,教育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职业本科招生8.99万人,比上年增长17.82%,高职(专科)招生555.07万人,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占高等职业教育约1.6%。匡瑛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提到,2021年,国家基于预估设定了10%的职业本科教育发展目标,这是为了便于地方执行,目前,职业本科的审批正在按计划稳步推进。

天天学习丨创办70年 这个培训班促新疆长治久安

“昆蒙框架”的行动目标14,对政府提出“确保将生物多样性及其多重价值观充分纳入各级政府和所有部门的政策、法规、规划及发展进程、消除贫困战略、战略环境评价、环境影响评价,并酌情纳入国民核算,特别是对生物多样性有重大影响的部门,要逐步使所有相关的公共和私人活动、财政和资金流动与该框架的目标和指标相一致”等要求;行动目标15,对大型跨国公司和金融机构提出“采取法律、行政或政策措施,鼓励和推动商业,确保所有大型跨国公司和金融机构定期监测、评估和透明地披露其对生物多样性的风险、依赖程度和影响……”和“向消费者提供所需信息,促进可持续的消费模式”等要求,对公众提出“鼓励并促使公众作出可持续的消费选择”;行动目标17~23,对加强生物安全管理能力、改革有损生物多样性的补贴政策、增加各渠道生物多样性资金来源、加强技术获得和转让、保障土著居民和地方社区、促进性别平等等方面提出了要求。这些要求都需要在政府的指导下,全社会共同参与,推动将生物多样性融入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的方方面面。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